基督徒慈善网

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迦6:8】

基督教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黄幸平 9月2日11:36

内容摘要:国家把宗教关系作为必须处理好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五大关系之一,中共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强调,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基于国家对宗教的科学判断与坚定信任,包括安徽基督教在内的中国教会更要努力作出应有的贡献。基督徒作为人民的一部分,理所当然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基督教界应当主动积极地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实际,寻求经济发展的教义资源,为安徽经济建设多作贡献,这些对安徽崛起有着积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包括宗教在内的各项政策不断深入人心,包括基督徒在内各界群众常怀感恩之心。中国政府、民众对宗教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客观,现时已不再视宗教为精神鸦片,而是视宗教为推动社会进步、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力量之一。就基督教而言,“过去有一种说法是:多一个基督徒,就少一个中国人;现在变成:多一个基督徒,就多一个中国好公民。”1基督教通过社会服务、慈善事业、参与经济建设等途径在社会中树立了良好形象。当今中国政府把宗教关系作为必须处理好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五大关系之一,中共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强调,“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基于国家对宗教的科学判断与坚定信任,包括安徽基督教在内的中国教会更要努力作出应有的贡献。基督徒作为人民的一部分,理所当然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实际,寻求经济发展的教义资源,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

 

一、经济发展的基督教教义资源

 

发展经济,固然需要注重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管理与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等方面,但如何调 动广大劳动者参与生产劳动的积极性,能以主动且有热情地为经济发展作贡献,这也是需要重视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这方面,基督教的经济伦理是可供借鉴的资源。 因能力与篇幅所限,笔者仅重点提及基督教的财富意识与职业观念。

 

1、基督教的财富意识

世界,物欲横流;世人,利欲熏心。“一切向钱看”,“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什么关系都靠不住,除了金钱关系”等类的话常被人挂在嘴边。在这样的时代,基督教的财富意识显得别具一格。  

——财富的功能有限。树立财富有限性意识,摒弃“财富无用论”和“财富万能论”。

物质与灵性对立的二元神学思想导致贬低作为物质的财富,这种观念会使得社会停留在原 始阶段。基督徒要亲手创业,创造财富,贡献社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力。但财富万能、金钱至上的意识也是不当有的。人生价值也不是仅由财富来衡量的。人不能单 为赚取财富而活着。我们不贬低财富的作用,但也不高抬财富的价值。 

——财富是上帝的恩赐。《圣经·传道书》上说,“神赐人资财丰富,……这乃是上帝的恩赐。” 我们是财富的受托者,上帝是财富的所有者。

——尽赚、尽积、尽施。这是约翰·卫斯理提出的财富意识,完整地说就是,“尽你所能赚钱, 尽你所能节省,尽你所能奉献”。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积极装备,勤奋学习,挖掘潜能,踏实工作,赚得财富,改善经济状况,提高生活质量。这事无可厚非。 今日构建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能滥用、不能浪费,提倡简单、简朴生活是很有必要的。此外,你不可攥着手,要松开手,“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舍, 乐意供给人,为自己积成美好的根基,预备将来,叫我们持定那真正的生命”。美国慈善家清教徒卡耐基说,“那些遗留下巨额财富而不在有生之年将之奉献出去的 人,会受到民众的唾弃”。石油巨子洛克菲勒说,“死而富有,是种耻辱。”

 

2、基督教的职业观念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明显增加,很多人都认为工作是苦差事,没有工作的热情。但在基督教的职业观念里却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工作是祝福,不是咒诅。在 路德和加尔文之前,教会传统认为整个世界是堕落的、罪恶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堕落和可耻的。世间的万般职业中,只有在教堂中的圣职人员是圣洁的、有价 值的,其它一切职业都毫无价值,人们必须为来世而活,最重要的工作是祷告和参加教会的圣礼,人们应该蔑视世俗事务、远离尘世,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祷告苦修, 最后进入天堂。工作只是维生,无法避免的,劳动乃是无可奈何的。劳动被轻视,而行乞修道群体反而享受到很高的尊荣和礼遇,把工作理解为因亚当犯罪以后而有 的咒诅。有这种教导是有误的,不合乎《圣经》。工作是神所赐的使命和祝福,所以基督徒要尽心竭力把工作做好。没有工作才是苦事,天天没有事做,才是可怕的。

——工作是圣召,不是糊口。职业(Beruf)是马丁路德铸造的词汇,路德把拉丁文《圣经》译为德文时,把拉丁文Vocatio(圣召)译为Beruf。希腊文圣经用Kleesis表达职业是处于上帝的召唤。2 “圣召”指听从上帝的召唤。路德的职业观的概念却是全新的,工作成为评价为个人的道德实践所能达到的最高内容,这是承认世俗日常劳动具有宗教意义的思想所 带来的必然结果,而且首度创造出次种意涵的职业概念。工作不是为赚钱,虽然工作常常与薪水连在一起,但工作的本质不是钱。加尔文关于职业曾说过一段影响深 远的话:“‘职业’这个词,含有‘呼召’的意思;而所谓‘呼召’,乃是指上帝用他的手指头指向某一个人说,我要你如此地生活。”加尔文认为:所有的职业在 上帝面前,都具有同等地位。一个管理者、商人或教师显然并没有栽种或生产出任何有形的物品,然而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却是相当值得尊敬的。这种对职业看法的转 变,有力地肯定了当时正在开创产业的企业家、商人和工匠的信仰价值和社会地位。

 

二、运用基督教教义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1、发挥信仰激励机制,回应职场呼召,鼓励教会会友主动创业和勤力工作

全国几千万的基督徒要积极担当国家忧患,为国祈祷,从自己做起,亲手劳力,发挥上帝所赐各方面的恩赐,把职业作为上帝托付的使命,在职场上有卓越的贡献,也能创业以提供更多人就业的机会,帮助贫困者有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国为民分忧,减少社会矛盾。既然职业一词是calling,含有召唤、神召的意思,因此,职业即是天职,是上帝安排的任务,是上帝的命令,这是职业的最初定义。在基督教教义中,无论是在教会工作还是在社会工作,都将其当作是神圣的侍奉,是天职。加尔文说,“世 界就是我们的修道院”。工作是我们修道的方式,是上帝安排的任务,将自己在世间的工作和生活作好,就是在修行和敬拜,就是在尽一个人的本分。我们身处社会 不同的职场领域,就是要在各个领域成为“世上”的光,即便在俗世与俗事上也要发挥属灵的影响力。中国著名的神学家赵紫宸先生曾提醒我们作为基督徒,“决不 看轻物质的建设,物质的文明。”基督徒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就是要在职场上寻求智慧,锐意进取,提高业绩,将“荣神”的信仰通过“益人”的实践 生动具体表显。

 

2、分享上帝之爱,以爱与信心彼此支撑,实现共同富裕

“信心比货币、黄金还要贵重”(温家宝语)。学会在别人的缺乏中看到自己的责任,减少冷漠,给这个冰冷的世界多些温暖与爱。英国首相布朗说,在实现千年发 展目标的过程中,最大的敌人不是战争,也不是金融危机,而是太多的冷漠。圣经说,“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 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

当今社会,财富积聚在少部分人手里,贫富悬殊不断拉大,基尼系数变大。如果财富和道义不能结伴而行,甚至形同冰炭,那么支撑13亿人的社会生态就会出现可怕的断裂。这断裂产生于财富的背后,蔓延至财富的前路3。对此有人提出“第三次分配”4, 鼓励高收入者乐善好施,热心公益,参与慈善。“有的还要加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也要夺去”的“马太效应”,需要结合“叫你有余,可以分给那缺少的人”的圣 经教导。人的确需要信仰的动力促使他在有余之时,去践行“分给那缺少的人”,一部分人在“先富起来”时,去践行“帮助大部分人后富起来”,这样才达成“共 富”,达成和谐。

 

三、基督教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可行路径

 

我省地处中部,目前仍是农业大省,持续重视“三农”问题,搞活农村经济,对加速安徽崛起起到重要作用。

 

1、城市反哺农村,城乡教会统筹发展

首先,城市教会与乡村教会结对子,成为“友好教会”。在信仰与生活上提供帮助,传、帮、带农村教会。让教会资源均衡优化配置,形成气候。比如定期探访所结对子的教会,介绍一些技能培训的机会或手工、加工的活计等,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其次,鼓励城市教会有经济实力的会友在农村兴办企业。近年来,不但是一批中青年人进入教会,包括一群具有相当经济实力的大中小型企业“老板”和社会各界专业人士、知识分子也纷纷走进教会。这些人的来到使教会信徒组成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人当中有的有自己的企业,有的有专业技能,积极引导他们为农村经济建设作出贡献,鼓励他们在农村设立分部、分厂,并对农村群众搞好培训,传授技能。

再次,引进各方资源,为安徽经济发展作出努力。我省位于长江流域,是我国南北交通的枢纽, 作为中部省份之一,多年来为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做出很多贡献。如今我省教会当发挥教会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加强与这些地区教会的往来,增进情谊,引进 资源,或以这些地区教会搭建平台来引进更为广泛地区的资源,支持并推动我省经济发展。此外,还可为我省争取中国基督教两会、南京爱德基金会等教会机构的社 会服务项目。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教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当前政府切实作好“三农”工作的重大历史任务,其目标是使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农村 社会结构与思想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农村家庭以老少留守,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土地耕种人员减少,农村包括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内的各项工作迟缓,出现精神需 求让位于物质需求等现象。农村教会作为一个稳定而长期的社会团体组织,有着良好的传统,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建设和谐教堂,同心合意、彼 此相爱,真情互助,服务人群,贡献社会,以健康美好的形象做出表率、做出见证。教会也可在选择适当的时间定期举办教会节庆文艺表演,用喜闻乐见的文艺形 式,丰富农村的精神生活。

对于农忙季节缺乏人手的问题, 教会更要发挥群体力量,彼此相爱的精神,成立抢收抢种互助队,既融洽了乡里关系,又能搞好生产劳动。对于农村技术经验缺少交流的问题,教会可以组织聚会, 让一些有技术经验的信徒做分享,也可以邀请一些农技员来做讲座。特别是一些注重发现并利用农村地方资源自主创业的人,要请来分享他们的创业经验,可以起到 很好的激励与带动作用。让我们的农村教会会友们看到,农村也有一片天地、一番事业,通过我们的努力,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农村也能成为城镇。

总之,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基督教的意义逐渐得以彰显。基督教对经济发展可以做出越来越多的努力与贡献。今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有一些问题,基督教为中国社会革新、经济伦理重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可以提供各种创意与可鉴资源5。基督教经济伦理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在于为荣耀上帝创造财富的“天职观”,不浪费,不奢侈的“入世的禁欲主义”,热心于慈善、社会福利事业的“分配观”6。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温总理曾说,“真正的经济学理论,决不会同最高的伦理道德准则产生冲突。经济学说应该代表公正和诚信,平等地促进所有人,包括最弱势人群的福祉。” 一个正确的经济学同高尚的伦理学是不可分离的。”我作为一名基督徒,满心期待教会与社会一同担负经济发展重任,针对当今经济社会各种现状,积极引导信教群众充分发挥教义资源与信仰动力,为经济发展贡献应有的一份力量。因笔者能力所限,所论皆为一管之见,恳请方家指正。

注释:

  1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高峰牧师在美国华盛顿的讲话,中国新闻网,2010年05月19日

2 汪维藩:《新教伦理与现代社会发展》,《当代宗教研究》,2004年第3期。

3 王立彬:《海啸阴影下,中国公民在行动》,《南风窗》,2005年1月16日。

4厉以宁:《为何我们需要富豪慈善家》,新华网,2004年3月30日,国际先驱导报版

5卓新平:《基督教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意义》,《维真学刊》,1998年第1期

6汪维藩:《新教伦理与现代社会发展》,《当代宗教研究》,2004年第3期。

观点专栏

如果您想了解人们对基督徒参与公益慈善、社会服务的反思,您将会非常喜欢这个栏目。